第(1/3)页 “巴图尔,你说的倒是轻巧,但不现实!” “我们是草原的骄子、马背上的英雄,骑马打猎我们可以,但有几个会游泳的?” “这后面的湖泊差不多四里宽,有些地方差不多十余米深,即便是现在天气暖和了一些,但水也是极为寒冷的,能游的过去吗?” “再者,现在水位也只到了堤坝的一半左右,十余米怎么爬上去?” “既然现在要横渡湖泊走过积雪堤坝,那为什么不趁着水没有涨到这里的时候就爬上去?” …… “你们能想到本汗想不到?” “蠢,你以为那是泥石流吗?刚刚雪崩下来的积雪上面是蓬松的,一脚下去很可能就直接塌下去了,不经过一天的融化和夜间二次冰冻会结实吗? 另外,刚刚雪崩,对面的大玉兹联军都还没有离开,立刻出去那不是正好撞到以逸待劳的他们,那不是逃生而是找死。 至于为什么现在撤离,是因为我们没得选择,不逃就是全军覆没,即便对面有大玉兹联军,那逃生的希望也比这边大的多。” “至于说怎么横渡湖泊……” 巴图尔不屑的冷哼一声:“你以为本汗让军士大量砍伐两侧树木做成那么大的木盾是为了什么? 如果我们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堤坝决堤,木盾就成了木排,我们就能顺着洪水冲出去,隔着湖泊明军没法追,前面洪水外面的联军没法拦截。 很显然,明军的火器太凶猛了,我们坚持不到堤坝决堤,那么就只有坐木排前往堤坝,爬上堤坝后生死各安天命了。 我们测试过一座木排极限情况下可以坐十人不沉没,当然衣服湿了是无法避免的。 若是再极端一些,大家身子在水利用手扶着木排边缘借力不沉默,大概能让三十到四十人左右借力,因为两侧空间不够。 如此这般计算,我们准备的木排大概能让八千人左右抵达堤坝,加上一些勒勒车等等能借力的,最终大概有万人左右能抵达堤坝。” 三部贵族们皆是一惊,昨晚他们还在纳闷为什么巴图尔会让三部各留两到三千人在大营附近且四十人为一组,他们以为是为了督战、守护大营安全。 现在他们才明白原来是为了逃走准备的。 若非是到了这一刻,一直到战争结束他们都会蒙在鼓里。 “那也不对呀,即便是有木排我们也不会划呀,尤其是数十人配合的时候,极容易在水中打转,别说快速撤离了,别翻船就不错了。” “你们想到了本汗想不到?本汗已经在每座木排安排一名军士,听军士指挥就行了。” 巴图尔冷哼了一声,神色凝重了起来:“是逃还是死守,诸位选择吧!” 第(1/3)页